输液泵采购指南
输液泵采购指南
输液泵通常是机械或电子的控制装置,它通过作用于输液导管达到控制输液速度的目的。常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药量的情况,如应用升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婴幼儿静脉输液或静脉麻醉。
主要用途
产品与配套输液器配合使用,通过输液泵产生的正压来控制注入患者体内液体(药液、营养液等)流量。
产品特点
(1)可精确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
(2)可精确测定和控制输液量。
(3)能对气泡、空液、漏液和输液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自动切断输液通路。
(4)实现智能控制输液。
基本组成
主要由微机系统、泵装置、监测装置、报警装置和输入及显示装置组成。
如何操作
(1)根据医嘱在治疗室准备药液,检查药液质量、变质、变色、浑浊、瓶口有无松动、有效期,无误后锯开,用安多福棉签消毒,抽吸药液,按无菌操作原则加药并混匀.在瓶签上注明姓名、 床号、添加药物名称、剂量,请第二人核对,协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
(2)根据医嘱调节输液速度和预定输液量。
(3)系好止血带,正确选择血管,松开止血带,安多福消毒皮肤, 待干, 准备好输液贴,系好止血带,再次安多福消毒皮肤,进行穿刺、正确固定。
(4)记录输液泵内药物,液体容量,输液速度。
操作注意事项
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了卫生与健康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和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大会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医师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1100多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明确具体工作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1)防止任何固体微粒进入输液泵体,应预先除去流动相中的任何固体微粒。泵的入口都应该连接砂滤棒(或片),输液泵的滤器应经常更换。
(2)流动相不应含有任何腐蚀性物质,含有缓冲液的流动相不应保留在泵内。
(3)输液泵工作时要留心防止溶剂瓶内的流动相用完,否则空泵运转也磨损柱塞、密封环或缸体,最终产生漏液。
(4)输液泵的工作压力不要超过规定的最高压力。
(5)流动箱应该先脱气,以免在泵内产生气泡,影响流量的稳定性。
保存注意事项
(1)对输液泵进行操作时,勿用湿手接触电源插头。
(2)不能在阳光直射或强光直射下使用。
(3)使用时传感器插头一定要插紧,否则导致不能正常工作。
(4)不用时要放到输液泵顶部的座上将其锁定,避免移动存放时碰坏。
(5)充电时,先将电源开关关闭,然后才能充电。
(6)若在首次使用或长时间不用后重新使用时,先将电池充满电后再开始使用。
(7)输液泵禁止存放在被风扇、空调、电炉、暖气、加湿器等冷湿(热) 气流直接吹拂的地方。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气泡报警
故障原因:管路中有气泡,溶液瓶或袋内液体已空。
处理方法:打开仓门取出泵管,排出气泡,更换新输液瓶。
(2)电池低电压报警
故障原因:电池/蓄电池电量不足,电池充电无效。
处理方法:链接交流电源,更换同类型电池。
(3)滴数报警
故障原因:输液瓶或袋内液体已空,流速调节器未打开,排气时小帽未打开,传感器放置错误,传感器损坏,滴壶不稳,有摆动,滴壶有水雾,滴壶液面过高。
处理方法:更换新输液,打开流速调节器,打开排气帽,正确放置,夹紧传感器与滴壶,更换传感器,固定输液壶,保持稳定,摇动滴壶,去除水雾,将输液瓶正置,再将部分液体挤回瓶内,使液面降低。
(4)压力,阻塞报警
故障原因:流速调节器(螺旋夹)未松开,输液管打折或受压;血块阻塞静脉通路,近心端血管压力过大。
处理方法:松开流速调节器(螺旋夹),解除输液管打折或受压,清除血块,松解止血带,穿宽袖口衣服,避免输液肢体侧测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