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机采购指南
心电图机
采购指南
动态心电图机又称动态心电图仪,一种动态心电图设备,是一种便携式设备。它延长的记录时间有时对于观察偶尔在短时间内难以识别的心律不齐有用。对于具有较短暂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可以佩戴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心脏事件监测仪。
动态心电图机用途
用于心脏监测,监测心血管系统的电活动,至少24到72小时(通常在30个小时内持续两周一次)。
动态心电图机组成
日常耗材主要是指应用频率较高的电池、导联线以及心电电极。
使用注意事项
保持正常的生活起居
佩戴动态心电图仪后,患者应保持与平常一样的生活起居,可以进行日常活动,如上班工作、学习、散步、简单的家务等,没必要刻意减少运动量;在医生的指导下,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尽量增加活动量,比如尽可能快地走,并及时记录下任何不适。活动时,上肢应避免用力或做大幅度动作,以免器械坠落。通过增加下肢运动的幅度和频率增加心率,使数据记录更全面。
避免液体进入记录仪
检查过程中应避免出汗、皮肤受潮,不得洗澡、游泳、下雨等,避免液体进入记录仪影响其精确度影响检查,严防记录仪的磕磕碰碰,破坏记录仪。
远离强电源和磁场
远离强电源和磁场,不要听手机、收音机等,不接触使用摩托车、微波炉、电磁炉等,防止干扰心电信号和影响分析结果。
保持心电图机固定在病人身体上
不要把心电图机放在远离身体的地方。必须固定在病人身体的某一部位,禁止悬挂。
检查期间,患者不应做放射科的检查
检查期间,患者不应做X线、CT、磁共振、B超等放射科的检查,防止影响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的检查。
患者应仰卧位睡觉
仰卧位睡觉,避免折断导线、电极脱落或使输入导线和记录盒松动。
做好详细记录
整个过程应做好详细记录,特别是出现身体不适症状时,记录症状的开始、结束时间和诱因,便于医生关注这一期间心电图是否有变化,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日常维护与保养
科学规范操作
皮肤处理是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前的重要措施,操作人员在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测前,需叮嘱患者检测前一天做好洗浴准备,使检测数据更为准确。
在皮肤操作上,操作人员需根据导联放置要求科学选择检测部位,常规情况下可选择骨骼部位较为明显区域,如肋骨区域,在选好区域后采用酒精棉球进行皮肤擦拭,将皮肤表面油脂进行清除,再采用细砂纸将皮肤表明角质进行清除,使动态心电图检测数据更为准确。
质检合格
选择一次性电极时,需严格选择质量合格的电极产品。
不使用含有酒精的清洁产品
在日常操作时,操作人员不可采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清洁产品对导联线实施消毒处理,这会加快导联线线路的损坏速度。
在应用时,操作人员需在操作前对导联线进行检查,观察损害部位是由断裂还是老化引起,并对导电进行测量,查看是否可以修复,若无法修复则可将线路进行更换。
避免剧烈运动
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并将导联线进行胶布固定,叮嘱患者防止将电池盖打开,并严格避免进行扩胸运动,期间排除仪器设备治疗、B超检测、CT检测等,病房内周围远离电源电压过高设备,避免磁场对动态心电图检测带来干扰。
注意个人卫生
动态心电图记录回放不成功的常见问题为软件屏幕提示闪光卡丢失,对数据无法读取。
导致这一问题的可能因素:闪光卡显示无数据,在我的电脑中查看也显示无数据状态,这一问题的可尝试将记录卡放于其它记录器中进行实验,若记录卡仍无法显示数据,则可判断为记录卡损坏,可通过换新卡方式进行修补。
在操作上,动态心电图的记录设备是一项精密度十分高的仪器,在操作数据卡时,需以轻柔的方式将记录卡进行取出,日常应用切忌避免记录卡出现进水现象。
应用场景
动态心电图机应用科室包括全科门诊、普外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病科、体检中心、心电图室。